非遗传承人:酸梅汤是比瓷器更活的传统

非遗传承人:酸梅汤是比瓷器更活的传统

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,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星辰,照亮着历史的天空。瓷器,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,闻名世界。然而,在一位非遗传承人眼中,酸梅汤却是比瓷器更活的传统。这究竟是为何呢?让我们一同走进酸梅汤的世界,探寻其中的奥秘。

千年传承:酸梅汤的历史脉络

宫廷御饮的尊贵起源

酸梅汤的历史源远流长,可追溯至千年之前。早在唐代,它便以宫廷御饮的身份初露头角。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详细记载了乌梅的药用配方,而宫廷中则开始流行将乌梅与冰糖、桂花等配料熬煮成消暑饮品。诗人白居易在《夏日闲居》中写道:“梅汤一碗消烦暑,竹榻三更梦亦清”,生动描绘了酸梅汤在唐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地位。彼时,酸梅汤是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尊贵饮品,其制作工艺精细,用料考究,承载着宫廷的奢华与典雅。

民间普及的广泛流传

宋代,酸梅汤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了汴京城内“梅汤”摊贩的盛况,说明此时酸梅汤已从宫廷走向民间。苏轼在《物类相感志》中提到:“乌梅汤解暑,最宜夏月”,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酸梅汤消暑功效的普遍认可。到了明清时期,酸梅汤迎来了发展高峰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系统总结了乌梅的药用价值,宫廷中的酸梅汤制作工艺更加考究,常加入砂仁、豆蔻等名贵药材。清代,乾隆皇帝特别钟爱酸梅汤,宫廷御膳房为此专门研制了“清宫酸梅汤”秘方。据《清宫档案》记载,乾隆曾赋诗称赞:“梅汤一盏胜琼浆,消得人间夏日长”。此时,酸梅汤已成为上至宫廷、下至民间普遍饮用的消暑佳品。老字号“信远斋”于乾隆年间创立,其酸梅汤以“色如琥珀,味醇厚”而闻名京城。

现代传承的创新发展

随着时代的发展,酸梅汤并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淹没,反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1925年,天津山海关汽水厂率先推出瓶装酸梅汤,开创了工业化生产的先河。1949年后,北京食品厂等国有企业开始批量生产酸梅汤浓缩汁,使这一传统饮品更加普及。改革开放以来,酸梅汤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1990年代,康师傅、统一等台资企业推出即饮型酸梅汤饮料;2000年后,王老吉、加多宝等凉茶品牌也纷纷推出酸梅汤产品。现代生产工艺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不断创新,低温萃取技术保留了更多营养成分,无菌冷灌装技术延长了保质期,低糖、零添加等健康配方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。

活态传承: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

传承人的认定与责任

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指文化主管部门依法认定的,承担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责任的,具有公认的代表性、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承人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,需要通过人的行为和语言来加以传承,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酸梅汤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,肩负着将这一古老技艺传承下去的重任。他们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制作工艺,还要深入理解酸梅汤背后的文化内涵,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
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

酸梅汤的传统制作工艺是一门精湛的技艺。以济南曲水亭街的一家饮品店为例,其酸梅汤制作技艺入选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老板曹雅男介绍,他们的酸梅汤方子传承三代,每一杯都还原儿时的味道。制作时,选用优质的乌梅、乌枣、豆蔻、甘草、蜂蜜、冰糖、山楂、桂花、陈皮等原料。先将原料进行三次清洗并完全晾干,然后采用“一层冰糖一层酸梅”的叠加方式,将原料分层铺装在玻璃容器中,最大限度促进糖分渗透。接着在阴凉环境中密封发酵30日,期间禁止开盖以保证发酵稳定性。熬煮时,先在锅中加入1500 - 2000ml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,起锅前再添加适量冰糖提升甜度,冷却后冷藏口感更佳。这样制作出来的酸梅汤,透着琥珀一样的醇暗色,口感酸甜可口,层次分明。

创新发展的时代适应

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,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,以适应时代的发展。一些传承人根据现代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,对酸梅汤的配方进行改良。例如,推出降脂祛湿的改良配方,增加荷叶、决明子等成分;针对儿童特点,开发儿童开胃版酸梅汤。还有一些传承人将酸梅汤与其他元素相结合,创造出新的产品形式。如推出气泡酸梅汤、酸梅汤口味冰淇淋等创新产品,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

文化价值:酸梅汤承载的深厚内涵

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

在中医理论中,酸梅汤具有“生津止渴、消食化积”的功效,体现了“药食同源”的传统养生理念。乌梅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,能够促进唾液分泌,达到生津止渴的效果;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,能够帮助消化;甘草则有调和诸药的功效。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证实,酸梅汤富含有机酸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具有抗氧化、助消化等功效。在炎炎夏日,喝上一杯酸梅汤,不仅能解暑降温,还能滋养身体,可谓一举两得。

民俗文化的象征意义

酸梅汤在民俗文化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。它常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,成为驱邪避疫的象征性饮品。在一些地区,端午节时有饮用酸梅汤的习俗,人们认为酸梅汤可以驱散暑气和邪气,保佑身体健康。此外,不同地区的酸梅汤也各具特色,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。

文化传承的情感纽带

对于许多人来说,酸梅汤承载着美好的童年回忆。小时候,在夏日里喝上一碗家人熬制的酸梅汤,那酸甜的味道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。这种情感纽带使得酸梅汤不仅仅是一种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。非遗传承人通过传承和推广酸梅汤制作技艺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温暖和情感,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 

酸梅汤,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饮品,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下,成为了比瓷器更活的传统。它不仅是一种消暑解渴的饮品,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连接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让我们一同品味酸梅汤的酸甜,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,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发布时间:2025-08-07 16:18